top of page

壓瘡的形成與治療


壓瘡,又稱為褥瘡。成因是皮膚及其皮下組織長期受到壓迫及磨擦,令皮膚表層受傷或傷至皮下組織、肌肉與骨頭,造成血液循環受阻,細胞缺氧壞死。一般會發生於髖骨、膝蓋下側、肘部、腳後跟或腳踝等骨頭較為突出的位置。

壓瘡的出現有很多因素,年紀較大、營養不良、長期卧床令皮膚受壓或移動時產生的剪切力、不及時治療傷口造成的細菌感染、局部的溫度或濕度影響、有糖尿病或其他血液疾病等都是誘因。因此,常發於是長期卧床、行動不便、有失禁或糖尿病、皮膚脆弱或營養不良等患者。

壓瘡分有4個等級,第一級是皮膚表層沒有破損但有持續不消退的紅腫; 第二級是皮膚表層已破損或產生水泡或紅疹,或有液體流出; 第3級是指受傷程度已深至皮下組織或脂肪,皮膚出現坑位; 第四級是受傷程度已傷及肌膜、肌肉,甚至骨頭和關節。

壓瘡若不及時治療,待傷口惡化不但治癒時間更長,嚴重者更會罹患敗血症、需要截肢,甚至死亡。因此,長期卧床或要坐輪椅的患者必須定時改變姿勢,避免讓同一個地方長期受壓,床上用具及輪椅亦須保持平整及清潔; 若患者有失禁的情況,就需要及時清理排泄物,避免患者的皮膚受影響; 如患者的受傷處已形成水泡或潰爛,就應求醫,醫生會根據情況為患者清潔及處理患處,並定期更換敷料至傷口癒合。

此外,不只是老人家或行動不便的患者,大家平日都應保持營養均衡,適量運動,注意衛生及保持皮膚乾爽,就能大大減低患上壓瘡的機會。


Featured Posts
Recent Posts
Search By Tags
No tags yet.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Classic
  • Twitter Classic
  • Google Classic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