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傷口要如何復原?


傷口(Wound)是人們受傷後留下的損害。傷口亦分內和外傷,如皮膚遇到切傷、撕裂等情況會立即出現皮膚破損,屬於外傷。內傷則是創傷後受到的影響,如撞到硬物後造成的瘀傷。

傷口癒合(Wound healing)是受傷後人們的皮膚和表皮組織再生

的過程。而過程包括止血期、炎症期、增生期、成熟及重塑期。

在止血及發炎期,皮膚出現傷口後,血小板會立刻在傷口附近的地方形成纖維蛋白凝塊,幫助傷口止血。如止血後出現傷口發炎的情況,白血球便會在傷口附近對抗外來的微生物,抵抗細菌的感染。這段時期主要的工作是要降低壞死的組織,除去有害於傷口癒合的毒素。在增生期中,傷口會慢慢長出新的微血管,產生更多膠原組織去填補傷口。而這段時期主要是保持傷口濕潤及清潔,可使癒合情況更理想。在成熟及重塑期,微血管會減少,上皮細胞會幫助傷口癒合。傷口癒合後,如膠原組織拉長又排列整齊的話,疤痕便會變淡; 如果膠原組織排列不齊,就會產生明顯的疤痕。所以在最後時期,主要是預防疤痕,除了要繼續保持傷口的溫暖及濕潤度,亦要避免再受到損傷。

傷口癒合的過程進度,亦會因急性或慢性的傷口而出現變數。急性傷口主要由外傷引起,如擦傷、割傷、燒傷或燙傷等。如沒有異物阻塞出血的傷口,可用「直接壓法」,在傷口上直接施加壓力,維持約5-15分鐘,以達到止血的效果; 然後清潔傷口及進行包紮,避免傷口受到細菌感染。若無法止血或因傷口深處有異物,應立求醫,不應試圖取出。 如果傷口不潔淨,傷者又未接受過破傷風疫苗,便需接受破傷風疫苗注射。另外, 遇到燒傷或燙傷的情況,可用清水沖洗10分鐘或以上,再用消毒無黏性的敷料包紮傷口作及時處理,可避免熱力擴散至皮膚深層。

而慢性傷口是指無法在4 個星期內癒合之傷口,如靜脈性潰瘍等。慢性傷口則要以無菌技術定時清潔,再用防敏感敷料包紮,如紗布等,避免傷口出現感染。患者亦須保持均衡飲食,如多攝取蛋白質及維他命C等,及做適量運動,增進血液循環,使有足夠的營養幫助傷口癒合。不過,如傷者是長期病患,如患有糖尿病等,受傷後應立即求醫,選擇飲食時亦應遵從醫生或營養師等專業人士的指示。


Featured Posts
Recent Posts
Search By Tags
No tags yet.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Classic
  • Twitter Classic
  • Google Classic
bottom of page